“我们袍哥人家决不拉稀摆带。”这句话估计四川的70后80后再熟悉不过了。四川在很早以前有一部方言剧《傻儿师长》很受大家的喜爱,文章开头那句话就是剧中主角的经典台词。
![](https://static.mangbaike.com/images/2024/12/06/d4e3c819d4733f7c25d60c9f9566664a.jpg)
首先给外地朋友解释一下“不拉稀摆带”大概的意思,说的就是做事干净利落,不拖拖拉拉,绝不得拖后腿,袍哥要讲感情、讲义气。现在四川已经没有“袍哥”这个叫法了,那么“袍哥”又是什么呢?
![](https://static.mangbaike.com/images/2024/12/06/18987218a2ddeda7a3672d0598c52383.jpg)
“袍哥”是什么?“袍哥会”就是以前的民间帮会。
“袍哥”代表爽朗、耿直、热情,所谓“袍哥”,与四川和重庆的地理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这里自古以来一直都是长江水运要地,有着鲜明的码头文化。既然是水运要地,当然也是经济发展重地,一些人为了个人利益难免为发生冲突。
![](https://static.mangbaike.com/images/2024/12/06/b38d9b66acf267cee383375747219344.jpg)
由于商贾们为了维护各方势力,达到和平发展的原则,各方人们以求人多力量大,也为了发展和生存,于是就自发的组织帮会,这个民间的帮会就叫“袍哥会。”
![](https://static.mangbaike.com/images/2024/12/06/9ffb9043075387298d942fe736856ec9.jpg)
这个名称取自于《诗经》中《秦风无衣》里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意思就是有衣服大家穿、有饭大家吃、有福大家享、有祸大家担。有点称兄道弟、讲江湖义气的气息在里面。“袍哥人家决不拉稀摆带”也是袍哥们自傲的特征。
最初“袍哥”是怎么来的?
大家对“天地会”再熟悉不过了吧。在清朝推翻明朝的政权后,民间就出现了“反清复明”的口号,这个口号就出自于“天地会”。后来“天地会”不断被清廷打压,一部分“天地会”人员就分离了出去,取名叫“哥老会”,在后来流入四川,最后统称为“袍哥会”。
![](https://static.mangbaike.com/images/2024/12/06/4e63eff30e39d09086bdc604d4a866bd.jpg)
到了民国时期,“袍哥”的影响力及势力日益扩大,就连当时的国共两党都要利用袍哥的力量进行政治和军事活动,甚至四川省各种阶级的人群都有人参加袍哥会,可想当时的袍哥会何其威武。
“袍哥”是怎样消失的?
由于“”袍哥会”为了维护自己圈子的利益而“划地盘”的做法不能被接受,从现在来讲就叫“黑社会性质”。这种地方保护主义是对中央政府的挑战,加上感情和义气至上的“江湖作风”也被视为有违社会的法治原则。虽然讲感情、讲义气有一定的正面价值,不过对于官场来说就是矛盾的。
![](https://static.mangbaike.com/images/2024/12/06/0b6df8fb36d207e352e5288431519338.jpg)
在新中成立后,“袍哥会”就被视为是帮派性质的非法组织,对社会有危害性,而且里面的成员也不像以前那么纯洁,他们不遵守社会规则的运行方式是当时政府所不能接受的,于是政府开始逐渐对其进行镇压和打击,后来“袍哥会”的成员越来越少,以至于最后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