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逐渐降低,气候也开始变得干燥,这个时候有些人会出现秋燥症的表现:口干舌燥喝水缓解效果差,鼻腔干燥易出血,咽喉痒,干咳少痰,嘴唇干裂,皮肤干燥等。
中医认为,秋燥由体内水分蒸发引起,燥是无形之邪,体质阴虚、气虚的人,容易产生虚热,热易伤津。
小心区别口干,警惕疾病的到来
秋燥症的最主要表现就是口干,但是口干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
1、高血糖
血糖过高会引起身体代谢的异常,典型的表现为“3多1少”,3多:多尿、多饮水、多食,1少:体重下降。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血糖状况。
2、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免疫疾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口干,可能夜晚睡着以后也需要起来喝水,甚至在吃饭的时候都会觉得难以下咽。患者的口腔健康、肾脏及消化道的功能都可能受到影响。
3、甲状腺功能亢进
体内甲状腺素浓度升高,能量代谢加快,身体热量增加,水分流失加速,就出现了口渴的症状。如果发现身体发热、口干、汗液增多的情况,那么就要提高警惕了。
4、肾脏疾病
肾脏功能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身体保持水分的能力减弱,因为缺水会出现口干,可能伴随尿量减少、身体浮肿等症状。
秋燥的中药调养
调养原则:
清燥益气生津,滋阴润肺濡肠,兼顾健脾补肾,慎用或忌用辛温化燥之品。
常用的中药:
滋养肺阴
1、麦冬
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之功。可防治初秋暑热未退或秋令燥邪伤阴见口燥咽干、咳嗽咯血、口渴便秘、心烦心慌等症。
2、天冬
有养阴清热、润燥止咳、滋补肾阴等作用。可防治秋季温燥伤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甚至痰中带血,或虚热盗汗、口渴咽干等症。
3、石斛
有滋阴清热、生津明目的功效。可防治燥热伤津出现的口干舌燥、咽干目涩、大便秘结等症。
4、沙参
具有滋阴生津、清肺祛痰等作用。能防治秋季肺燥或肺热咳嗽,阴虚劳嗽证或津伤的口渴咽干、大便秘结等症。
5、玉竹
具有滋阴润肺、生津养胃的功效。
6、百合
具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等作用。
7、阿胶
秋季用阿胶能起到养血滋阴润肺等作用。
润肠通便
1、蜂蜜
具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补中缓急解毒等功效。对于秋季的肺虚燥咳,或津伤口燥、肠燥便秘等症有良好的调治作用。
2、郁李仁
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对于秋季津枯肠燥便秘,常与火麻仁、杏仁等润肠药同用。
3、黑芝麻
具有补肝益肾、滋润五脏等作用。
润燥化痰
1、百部
具有润肺止咳、杀虫的功效。能防治秋季肺燥干咳,肺痨久咳、痰中带血,或百日咳等症。
2、枇杷叶
具有润肺化痰、止咳降逆等作用。
3、川贝母
有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可用于秋季肺燥干咳或肺虚久咳、痰少咽燥,或痰中带血。
4、罗汉果
具有润肺化痰止咳、生津润肠通便等功效。
补养肺气
1、党参
有补中益气、养血生津之功。可防治秋季肺气亏虚或肺气阴两虚出现咳喘气短、声音低微或嘶哑等症。
2、黄芪
具有良好的益卫固表、补益五脏等作用,可实卫气固表,抵御外邪的侵袭。
3、冬虫夏草
有益肺平喘、补肾固精之功效。且平补阴阳,温而不燥,为秋季补益肺虚的良药。
4、山药
既能补气,又可养阴,为平补脾肺、固肾益精之药。秋季使用可补肺气,益肺阴,防治肺气阴两虚,出现虚劳乏力,咳喘少气,无痰或痰少而粘等症。
中成药
秋季空气干燥,容易出现咽干、咽痒、干咳少痰等呼吸系统症状,以下几种常见的中成药可以预防和治疗这些症状。
1、蜜炼川贝枇杷膏
由川贝母、枇杷叶、苦杏仁、桔梗、蜂蜜等组成,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平喘、理气化痰的功效,适用于肺燥之咳嗽、痰多、胸闷、咽喉痛痒、声音沙哑。服药期间注意 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2、秋梨膏
由秋梨、浙贝母、麦冬等制成,有养阴生津、清热润燥、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有干咳气短、痰少而稠、口咽干燥、声音嘶哑、午后潮热等症状。
3、橘红丸
由橘红、瓜蒌皮、石膏等制成,有清肺热、润燥化痰的功效,适用于咳嗽不止、夜间加重、咳痰量多而且色黄质稠、喘息气急、口舌干燥等症状。
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
秋燥症主要靠预防,应从饮食调整、精神调养、加强锻炼等多方面去协调。
1、调节饮食
补水为主,辅以食疗。日常适量多饮些开水、豆浆、牛奶、茶饮,在饮食中适当增加汤、粥。还应多吃些芝麻、银耳、板栗、红枣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清心安神的食物。尽量避免燥热辛辣、过咸、油腻的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
可多食的应季水果:
❶ 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清燥等功能。
❷ 葡萄:中医认为葡萄可补气,生津液,同时还具有滋阴除烦之功效。
❸ 柚子:理气化痰、润肺清肠、补血健脾的佳品。
2、及时调整生活方式,适应季节的转换
不佳的睡眠可能会让人体的神经节律出现紊乱,从而出现各种“上火”的症状。紧张、焦虑的情绪及过度劳累,也会扰乱身体的代谢平衡。
所以我们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平时应注意保持乐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经常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去散步,吐故纳新,以收敛“神气”,使肺气不受燥邪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