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常识

机制是什么意思简单说(机制,就是结构和制度)

时间:2024-07-18 09:00:05

机制,本指机器的构造与运作原理。后泛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又被进一步引申为社会或自然现象的内在组织和运行的变化规律。


机制,用管理的语言来说,就是组织的结构和制度。管理者的工作,就是通过结构和制度设计,让团队中每个人将自己的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统一起来,从而自驱达成组织目标。


虽然我们以前一直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组织利益,当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相冲突,为了组织利益需要牺牲个人利益时,这种牺牲是必要的。


但要长期让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得靠信仰支撑,只有在宗教和家庭中才可能实现。在企业管理中,是无法实现的。


正如那句话:“我来上班是来赚钱的,不要跟我谈理想,我的理想就是赚钱。”那些看起来不顾个人利益的人,其实是看到了更远的利益,当然这种利益并不特指金钱,还有诸如被人认同的社会价值、自我挑战的成就感等,比如阿里初创时期的蔡崇信。


因此,研究如何设计机制,即设计结构和制度,去驱动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



著名的分粥理论里,蕴藏着管理智慧:


罗尔斯把财富比作一锅粥,一群人来分。那如何分呢?罗尔斯罗列了五种分粥法:


方法一:拟定一人负责分粥。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换了人,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


方法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得饱且有剩余,其余六天都得挨饿。


方法三:大家选举一位道德高尚的人分粥,但不久他就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


方法四: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公平基本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经常提出多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粥分完,早就凉了。(调整结构)


方法五:每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人只能最后一个领粥。结果每次七只碗里的粥都是一样多。因为分粥的人只要分得不均匀,那最少的那碗一定会被留给自己。(设计制度)



正如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一样,在企业里,我们常这样设计来料验收体系:


由研发部门制定质量标准,由采购部门采购,由品质部门验收。


这是结构设计。如果由一个部门承担上述全流程,那么为了避免集权产生腐败,我们通过设计各种制度进行监督,一则成本高,二则效果差。


同样的,品质部门的验收,要分前后台:前台抽样,后台检验。抽样的人知道是哪个供应商的货,但没有检验的权力;检验的人能操纵检验的结果,却不知道是哪个供应商的货。


这样的结构,能有效避免集权产生腐败,但无法避免联合腐败。因此,要通过必要的制度加以辅助,如跨事业部轮岗、跨地区轮岗等。



关于采购的组织结构设计,之前在公众号“供应链重构”文章《三种采购组织结构设计》中,我们有介绍过。


其中,按品类分的一杆子模式是早期采购部常用的结构,即将采购的标的,按一定规则分为不同种类,分别由不同的人(或组)承担,每个人都肩负自己所负责品类的从寻源到付款的全采购流程工作。


按品类分的优点在于责任明确,同时有利于培养员工在该品种上的采购专业性,也会提高与供应商之间的沟通效率。缺点是由于采购权力过于集中,理论上容易产生采购与供应商达成默契造成腐败。


要解决采购腐败问题,很多企业尝试调整结构,采取前后台模式,按职能分,即一项采购业务按纵向职能拆分成两段或几段,分别由不同的团队承担。


最典型的是将采购分为采购寻源和采购执行,由两组独立的人员担当,前者负责渠道管理、价格管理、合同管理,后者负责需求管理、订单管理、付款管理和不良品处理,有时称为sourcing组和buyer组。


而赛马模式,是在采购内部实施市场化的结构设计。两个平行而独立的采购团队,正如两个独立的阿米巴组织一样。



一般而言,调整结构能够解决问题的70%方面的问题,而优化制度能解决另外30%。如果结构不够科学,靠制度去弥补管理会产生巨大的内耗和成本;但结构的缺陷,却依赖通过设计制度去弥补。


就企业的管理者而言,我们要发挥管理杠杆的作用,就是要通过制定机制,即设计结构和制度,去解决同一类的问题,而不是总花精力去重复地解决一个又一个具体的问题。


举个例子:工人与锯片老供应商勾结,导致采购了新供应商的性价比更高的锯片来,工人不愿意用,故意将产量降下来,并称产量下降是因为新供应商锯片不好用导致的。但新供应商坚持认为他的锯片比原来的要好用很多,单位时间的产量应该更多。


怎么破局?


是说服教育?派人监督?还是换工人?


派人监督和换工人,都只能解决现象层面的问题。好的办法是,既然新供应商认为他的锯片比原来的单位产量应该更多,那么请新供应商找一个他认可的工人到公司来操作一下,当着工人的面树个标杆,如果产量确实高,就以该产量作为工人的标准产量。工人做不到这个产量,明显是自己的问题。


如果工人不愿意,就跟供应商谈,我们买他锯片,他来承包这个工序。


通过打破原有的系统(工人——企业——供应商),调整成新的结构(企业——工人——外部工人——供应商),通过树标杆的制度,通过外部工人让内部工人面向市场,问题就迎刃而解。而且,这样能让工人意识到,在这种机制下,类似的事情后期不再有灰色空间。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