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店开店初始,菜品定价是个不小的难题,定高了,没客人来;定低了,容易亏本。很多人想当然地会觉得菜品定价,应该先衡量菜品的成本,确定其毛利,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其制作难易度、餐厅档次等因素,动态调整价格。
这种定价方式被称为毛利定价法,套用公式即可得出定价:菜品价格=成本÷(1 - 毛利率)。但这种方法能保证餐厅能有收益,却不能保证能吸引顾客。那么如何定价能吸引消费者呢?
“亏本”定价
在菜单中挑选一些特价菜,其价格一定要足够低,以“亏本”的价格引流,。比如一份10几元的麻婆豆腐,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并不大,因为很多餐厅甚至可以将价格定得更低,但如果是3元呢?
如此低的定价必然会吸引一部分消费者,尤其是大众菜品。这类菜品的价格、成本都相对透明,定低价,就是看得见的优惠,自然会受到顾客的青睐。而一旦进店,当然不会只消费一道菜,一旦消费者点其他的菜,餐厅也就有利可图了。
同时,低价的菜品,还会给门店打上标签,如低价、实惠,只要菜品味道不错,消费者就会对餐厅产生好感,形成复购。
特色菜定价
如果说特价菜是在赔钱赚吆喝,那特色菜就是扭亏为盈的关键。一家餐厅想要长久运营,必须要有特色菜,独一无二的产品才是门店的护城河,即使高价也会有顾客买单。比如一家店的酸菜鱼108元一份,但却是门店秘制,味道好还没添加剂,独一份。因此即使周边有58元一份的酸菜鱼,依然会有人去他家吃。
尾数定价
在个人感观方面,人们大多会觉得99.9元比100元便宜很多,即使它们只差了1毛钱。这就是消费心理学上的“第一视觉效应”,我们第一眼看到的信息会影响后面的判断力,第一个数字越小,对最终结果的预估就越小,相反则越大。当需要做的判断越来越多时,冲动就很有可能会盖过理智。所以在价格尾数为9、8时,会给消费者一种占便宜的感觉。
另外,由于价格并非整数,在计算时就会带来一定难度,大多数消费者是很难一边点单,一边准确计算价格的。而且尾数精确到1分钱、1毛钱,还会给人一种商品价格比较公正、严谨的态度,毕竟如果买菜时,商家说10元,难免会让人怀疑是不是9块多,却喊成了10块,但如果是10.3元,抹零成10元,那感觉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