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常识

泉州千年古刹开元寺

时间:2024-12-14 09:15:23

泉州开元寺,座落在鲤城区西街。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686年),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规模宏伟、构筑壮观、景色幽美、名扬海内外。它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1982年3月列为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评为全省十佳风景区之一。现在它每天吸引着众多的国内游人和侨胞、港澳台同胞及国际友人到此观瞻。

据载,这里原是泉州郡儒、长者黄守恭经营的一片大桑园。传说有一天,黄守恭白日梦见一和尚向他乞地建置道场。他虽乐善好施,却也舍不得将此桑园奉献,于是有意提说:“湏园中桑树三天内开出白莲花方愿施子。”谁知第三天满园苍绿的桑树竟然盛开着白皑皑的莲花,他被这神奇现象所感化,就毅然献地结缘。传说中的这位和尚就是主持建筑道场的匡护大师,故赐名“莲花道场”。如今寺之西侧有株枝干龙蟠的老桑树,是昔日遗留下来的。桑树开莲花这当然是神话传说,然而此寺却因之被赋予:“桑莲法界”的雅称。(此事《泉州府志》有载)。

唐朝长寿元年(692年),莲花道场升为兴教寺,神龙元年(705年)改名龙兴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年号为名,遂称开元寺。五代至两宋,泉州开元寺不断发展,香火甚盛,周围设有不相统属的支院120所。到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僧录刘鉴义向福建行省平章伯颜申请,经朝廷批准,合并为一寺,赐名“大开元万寿禅寺”。其后40年中,是泉州开元寺最鼎盛的时期,据《温陵开元寺志》云,其时“禅风远布,衲子竟集”,“食常万指”。那时,寺内有1000多名僧人,成为泉州三大丛林之一,也是全国少有的大寺宇。迨至元末,泉州兵荒马乱,“饥馑洊臻、盗贼并起”,寺因之衰落不振。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命僧正映为寺住持,修举废坠,才渐次中兴。成化、弘治间(1465-1505年),再度衰落,“禅林规制,日就陵夷”,佛寺和僧舍废为民居,甚至戒坛为火药匠所据,并侵及法堂。至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才由紫云黄氏同安房陕西参政檀樾黄文炳出面,向当局申请,“尽驱诸匠,始获青毡旧物,然亦仅存十一于千百之间而已”,从此之后,只有损毁维修而无扩充。民国初年,圆瑛、弘一法师先后来寺,转道、转物、圆瑛在黄抟扶、黄仲训、黄奕住、黄秀烺的慷慨资助下主持修缮,改建原“法堂”为“藏经阁”,又增修经房、僧舍和维修东西两塔。寺虽再度趋于复兴,然长期废坠,一时也难全其功。后来,部分殿堂又长期被占作军营,或作为囚禁壮丁的场所;抗日战争时,大殿及藏经阁部分建筑又遭日机轰炸。经过这些摧残,寺内的文物古迹受到了严重破坏。

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对开元寺的保护工作倍加重视,从1952年以来,数度拨款修缮,外建石栏围墙,复建东西两廊及拜亭。山门、大殿、戒坛和准提寺均经修葺,各处油漆一新。1962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将它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妥加保护。“十年动乱”时,寺曾被占为商场,由于群众自发起来捍护,才没有遭受严重破坏。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政府又多次拨款修缮,终于使这座历尽劫难的千年名刹,恢复旧观,重放异彩。

现有的开元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它的建筑布局分为三部份;中轴线有照墙(紫云屏)、山门殿、拜亭、东西两廊、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东翼有檀樾祠、准提寺;西翼为功德堂、尊胜院、水陆寺、五观堂和弘一法师纪念馆。巍峨的镇国塔、仁寿塔高耸于东西两广场上,组成严紧匀称、宏伟壮丽的建筑群。

紫云屏:是为山门对面的一堵高大照墙,高6米,宽15米,厚85厘米,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墙中嵌着明代泉州著名书法家陈于王横写隶书“紫云屏”三字的石刻。这是一堵没有依靠而孤立的单墙,其屏表示清净佛地与凡尘隔断的意思。

山门殿:讹称天王殿,始建于唐垂拱三年(687年),1000多年来屡次受灾而重修。现存为民国十四年(1925年)所修,1960年再加修缮,面阔5间、进深3间,东西长26.9米,南北宽15.9米,面积427.71平方米,悬山式屋顶,门上悬挂“紫云”二字的大匾额。殿内东西两端各塑一尊4.5米高的密迹金刚和那罗延金刚,即附会为《封神演义》所传的哼、哈二将,两者挺胸踞坐,高大威猛,两眼怒视,一鼓鼻,一张口,令人生畏。梁架之下有24根石柱,系两头卷杀,有的柱上刻有万历题记,可能是明代重修的遗迹。柱头木架简朴,仅用两层偷手造的单挑华拱伸出,补间仅用横拱一道,拱头砍杀,斗欹有歃,斗底出现皿板形,仍不失古制。屋脊上以五色瓷片雕饰,中立一小宝塔。两端鸱尾为二小龙飞腾朝向宝塔,取双龙护塔,镇邪摄吉的瑞象。贴着屋脊有火珠一颡,两旁雕青龙,取双龙抱珠,以压火祥之意。其余部份雕贴着各种动物、花卉,工艺精美,色泽鲜艳,令人眼花缭乱。

拜亭和拜庭:拜亭也称拜圣亭,紧连于山门殿之后,系古时泉州地方长官每逢岁时节庆在此向皇帝牌位朝贺的祝嵩道场。亭为排设香案和主要地方官员站立的地方,是一座卷棚歇山顶的建筑,高5米,长7.4米,宽6米,面积为44.4平方米。其建废时间皆不可考,清初开元寺图中尚有此亭,推测废圯应为时不远,1960年按其原址和柱礎方位复建。

步出拜亭,为一片用花岗岩条石铺筑的宽敞大庭,伸延至大雄宝殿,面积为2800平方米。它是古时泉郡各级地方胥吏、员弁站班列队朝圣的地方,故称为拜庭。其两翼有长廊回护,直连前殿后坛。庭的两侧挺立着8株数百年的大榕树,枝干蟠虬,浓阴蔽日。树下列置着17座唐、宋、明时期的不同形式的石经幢、石塔以及两只石雕大赑员,庭中还置立一座3米多高的明代石雕神帛炉,盖纽雕一只蹲着狻猊,炉身雕刻着蟠龙、祥云、莲瓣、蔓草等纹饰,形状优美,雕工精妙。拜庭颇有一派泉南佛国的诗情画意。

大雄宝殿:位于拜庭的尽头,唐垂拱二年(686年),僧匡护始建,是该寺中最早,也是最主要的建筑。传说建殿时,有紫云盖顶之瑞,故称“紫云大殿”。殿外高悬“桑莲法界”榜书匾额,以应桑开白莲之说。后毁,乾宁四年(897年)检校工部尚书王审邽重建。内塑五佛像,中尊是唐代开元年间的御赐佛,由僧朝悟持辟支佛舍利纳塑像中。北宋绍圣二年(1095年),僧法殊重新修缮,移千佛像于其中。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受灾,后复建。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复灾,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僧惠远重建。永乐六年(1408年),僧至昌复葺廊房,增廓露台。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檀樾黄文炳率寺众和紫云黄姓族人重修。现存建筑是明崇祯十年(1631年),大参曾樱和总兵郑芝龙偕僧广轮重建的,通高20余米,面阔9间、进深6间,宽42.7米,深32.5米,面积达1387.75平方米,系重檐歇山顶,宏模巨制,巍峨壮观。

大雄宝殿建于略近方形的台上,前后檐各有走廊一道,殿内在面阔7间及进深第4间至第6间的地方,另砌起平台一层,为大殿佛坛部份。全殿本应立柱百根,后因为增宽间面起见,减少剩86根,号称“百柱殿”。柱的形式丰富多彩,有宋、元、明各时期的海棠花式柱、圆柱、方柱、楞棱柱、蟠龙柱等,尤其是后廊檐间有对16角形的辉绿岩石柱,雕刻着24幅古印度教大神克里希那的故事和花卉卷草图案,引起中外学者的极大兴趣。还有殿前的长方形大平台,叫“月台”,其须弥座束腰间嵌有72幅古希腊式的辉绿岩半人半狮和全狮浮雕,同为明代修殿时从已毁的元代番佛寺移来的。它们是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繁荣发达,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

大殿顶端的桁梁斗拱复杂精妙,前檐廊柱上雕出栌斗,上立一短木柱,四角刻侏儒,再上叠置木栌斗两层,作仰盆莲瓣式,斗上复的华拱一挑承撩檐檩,檩下垂一根莲柱,两柱之间穿插梁木,柱梁的交接处一段使用雀替,形式多样。在雀替上雕镂着凤、牡丹、花草,补间用两个仰莲盆式的栌斗,斗下两旁出莲花形驼峰。檐柱部份安装安户,两柱间有门额,门顶有两个龙头状的门簪,柱头顶用仰莲花式的栌斗2层,斗旁出卷草、花状的驼峰。再上为柱头枋3层、方形斗3层,无华拱,柱顶用檐袱一根与外廊柱连接起来。补间用两相斗拱,作法与柱头同,所不同的是挑出了3层华拱,拱头雕卷叶式作为装饰。

后檐的结构基本与前檐相同,准廊柱外无垂莲柱,斗拱朴素,不加雕饰,当心间廊柱使用两根印度教式的擎天柱,显得较为特殊。

垂檐的上檐部份,屋顶除了尽间及后檐部份露明外,其余为天花板,柱间用圆形的阑额一根连接,前后两柱,则在斗拱之上用一根月梁穿着,金柱与四周外檐之间亦用月梁接连。柱梁交接处普遍用雀替,各间柱顶都用斗拱,砍法较宋式为细,做法也比较特殊,如进深第3间前柱顶的斗拱雕有人首乌身的“嫔伽”(也称迦陵频伽),这种装饰是国内其他地区建筑上所罕见的。在高高的屋脊上翘头作燕尾形,附以绿色琉璃的舞龙,正中置一小陶塔,以应“双龙朝塔”之瑞。戗脊排列许多禽鸟,森然守望,四垂脊下,置4尊天王坐像,屋角微翘。屋顶铺平瓦、筒瓦,瓦檐望板之外装滴水,山花不外露,亦无悬鱼,用砖墙堵塞,前后檐当心间、次间、梢间装隔扇,其余各间及两山面系以墙封,形制古朴大方。唐代黄滔赞叹道:“栋隆臼绮,梁修新虹。八表四隅,悉半乎丈。柱盛镜础,方珪丛斗。楣承蟠螭,飞云翼拱。文榱刻桷。轇轕杈枒。”这些都是真实的写照。

最令人赞叹的,是殿内的石柱和桁梁的接合处,有2排相向的24尊体态丰腴、身姿华丽、色彩斑斓、舒展双翅的天女,梵文称为“嫔伽”(即妙音鸟)。据佛经说,此鸟发声微妙,仙音和雅,连歌神紧那罗都不及它。当时的能工巧匠,把“嫔伽”的下半部嵌入柱榫里,翼胁之下爪足外露;上半身前伸相望,昂首挺胸,短衣半袒,璎珞圈颈,双臂伸展,腕着钏镯,各捧文房四宝、珍贵供品或管弦乐器,均似翩然起舞,不但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而且是用来代替铺作和斗拱,以托粗大的桁梁,极为巧妙地把装饰艺术和实用价值结合起来。

殿内供佛像34尊,佛坛的正面大厅,供奉着五尊通高6米,宽3.2米,厚2.64米的金身五方佛,也称五智如来。正中一尊称为摩诃毘卢遮那佛(也称昆卢舍那佛),汉译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最高神祗。其两旁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佛,南方喜欢世界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成就佛。这五尊大佛金光闪烁,衣纹清晰,神容慈祥,法相庄严,双手作说法、施与、接引、禅定等印相,雕塑精妙,令人叹绝。昆卢舍那佛面前有一座郑成功之父郑芝龙捐铸,高2米的三足铁香炉,郭沫若《咏泉州》诗中有“香炉独剩铁铮铮”之句,即指此炉。原五方佛的座前,均有相同的铁香炉一个,后被毁仅余此件。五方佛的胁侍有文殊、普贤、迦叶、阿难、以及观音、势至、韦驮、关羽、梵王、帝释等诸天菩萨、护法神将。后厅正中则供奉着密宗六观音的首座圣观音和善才、龙女。两翼侍列着神态各异的18罗汉。大雄宝殿从建筑规制和佛像供列,都是全国极为少见的。

甘露戒坛:位于大雄宝殿之后,筑于该寺中轴线第二台阶之上。据说唐朝时候,此地常降甘露,僧行昭开浚为甘露井,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在井上始筑戒坛,遂称甘露戒坛。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僧敦昭以坛制不尽师古,特按《南山图经》改建为五级,其间高低、广狭均有一定规制。元代至正五年(1345年)灾毁,明洪武间(1368-1398年),僧正映重建,永乐九年(1411年),僧至昌增建四廊,万历及清康熙间屡次重修建。现存建筑系康熙五年(1666年)重建的4重檐8角攒尖式,坛宽22.6米、深36.3米,全面积820.38平方米。坛顶正中藻井,采用如意斗拱交叠上收,似蜘蛛结网,结构复杂精巧;坛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铺作间有24尊木雕飞天,身系飘带,手持乐器,鸣鸣弹奏,翩翩飞翔,与大雄宝殿的嫔伽一样,既是建筑艺术的瑰宝,又是研究闽南古乐南音十分宝贵的形象资料。

藻井下为五级坛台,高3.7米,表示五分法身。上层供奉明代的卢舍那佛木雕坐像,坐北朝南,高1.8米,取生善灭恶之吉。其所坐莲花台座,雕有1000片莲瓣,每片各刻一尊小佛像,十分精妙。卢舍那佛四周各层,侍立着金刚春、金刚索、金刚爱、金刚语四菩萨,还有释迦牟尼、弥勒佛、阿弥陀佛、寒山菩萨、拾得菩萨、千手观音、韦驮天将、监齐爷及护坛的大神金刚、青除灾金刚、紫贤金刚、定持斋金刚、赤声金刚、白净水金刚、黄隋金刚、辟毒金刚等27尊菩萨神像。大的高2米,小的高五六十厘米。坛座的束腰还环列“护三皈”、“护五戒”诸神主牌位64座。坛上立有一座释迦如来真身舍利石幢,高2米,铭文记载康熙二十七年,泉州开元寺向福州鼓山涌泉寺请来释迦如来舍利子7颗,安奉在戒坛石幢内以为永远供奉。戒坛的前面还高耸着两株枝叶繁茂的圣树——菩提树,使戒坛更显得庄严肃穆。据说,全国佛教寺庙唯有北京戒台寺、杭州昭庆寺和泉州开元寺尚保留着戒坛的建筑规制。

藏经阁:在甘露戒坛之后,为大寺原建筑群的终点和最高点。此地原为法堂,元代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僧人刘鉴义始建,至正十七年(1357年)毁于火灾。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僧正映重建,景泰、嘉靖年间一再重修,至民国十四年(1925年),僧圆瑛改法堂为水泥仿木结构的二层楼阁。楼下面宽五间、进深四间,占地宽33米,深56.5米,面积为1864.5米,现为寺僧每天念经礼佛处。二楼面宽3间、进深3间,附三面走廊及露台。上层收藏各种版本经书37000多卷,计有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雕版的《碛沙大藏经》7000卷,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雕版的《昆卢大藏经》残本40余卷,宋靖康元年(1126年)刻版、元至大元年(1308年)重印,经内载明“就开元印雕”的《大云轮请雨经》上下卷,明洪武五年(1372年)南京雕版的《大藏经》,万历十七年(1589年)雕版的《经山藏》,崇祯十四年(1614年)雕版的《梵纲经》6770卷,明代泉州刻版的《大方广佛华严经》3部。还有弘一法师向日本请赠的日本《乐字大藏经》7000卷和日本缩印的《弘教大藏经》8000余卷。此外,还有闽王王审知用金银研成粉末请僧义英写的两部《金银大藏经》的残页,元僧如照刺血写成的《法华经》,以及泰米尔文的贝叶经等等。这些都是我国珍贵的佛学典籍。

藏经阁中不但珍藏着卷帙浩繁的佛经,还保藏着从盛唐至民国的历代玉、铜、瓷、木等大小佛像、菩萨、罗汉、天王、神将33尊。其中有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铜铸的释迦牟尼立像,高35厘米。最晚的是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从印度请来的玉雕释迦牟尼跃坐像,高55厘米。最大是高2.6米,5头11面的铜铆千手观音,最小的只有拇指大的铜铸释迦牟尼苦行求法像。最珍贵的是斯里兰卡赠送的30厘米高的玉雕释迦牟尼佛、药师琉璃佛、阿弥陀佛的三尊佛像。还有1955年从东西塔刹铜葫芦里取出的两尊高10厘米七宝鎏金小罗汉,以及明代张瑞图、近代弘一法师等名家的墨迹和木板楹联。藏经阁还收藏着历代的铜钟12口,其中以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铸的铜钟为最古,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铸的铜钟最巨。特别要提到的是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鹿港郊公置”的铁钟,铸有泉州与台湾经济往来的铭文,很有历史价值。这些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令人赞叹不已。

寺之东翼的建筑有檀樾祠,奉祀捐地建寺的黄守恭。旧与伽兰祠相望,后圯。元至元间(1264-1294年)僧妙恩重建,又废。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由紫云黄氏同安房陕西参政檀樾黄文炳率黄姓族人建祠,现存建筑为清民时代黄姓族人修建,硬山式,主体共4进,包括东厢房一列,砖石结构。天井里有二株年逾600的古桧柏,曲枝蟠虬,尤为可观。檀樾祠自明经清至民国年间的400余年中,皆由紫云黄氏宗人管理、祭祀和修建,是为海内外紫云黄氏族人拜祭之祖庭。1998年间,开元寺监院僧违反“修旧如旧”原则和文物法令,以及和民国时与黄姓之签约,擅自在檀樾祠东护厝前违建“知客堂”一座,并把东护厝改建为僧俗可居的招待所。

准提禅寺,俗称“小开元”,原祀准提佛。清康熙元年(1662年)仿中轴线的建筑群而建,但规模较小。原为泉州市文管会和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所在地,现改建为“开元寺佛教博物馆”。准提寺之东为东璧寺,今废。寺中古有良种龙眼树,味甘肉脆,名曰“东璧龙眼”,驰誉远近,今种犹存。

西翼毗连藏经阁的建筑是功德堂,民国十四年(1925年)建,供奉开元寺的创建者匡护大师和历代祖师。其西是尊胜院,原为僧寮,现改建为单檐硬山式建筑,系律宗第十代祖师弘一法师纪念馆,面积800多平方米,内陈列弘一法师的生平事迹和有关文物。又西是水陆寺,原为极乐院,南宋淳熙间(1174-1189年),僧了性所创,专祀阿弥陀佛,故俗称弥陀殿,明洪武六年(1373年),僧法坚重建。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原在旧馆驿的水陆寺被豪绅所夺,僧无所栖,乃拨此殿改为水陆寺。现存单檐歇山式建筑,系清同治十年(1871年)重修,面积217平方米。殿主祀释迦牟尼佛,高3.4米,两胁祀迦叶、阿难,前供三世佛及护法神将共9尊。1987年在功德堂之后,又建“五观堂”一座,系单檐歇山顶的木石建筑,面阔5间、进深3间,堂后连2层楼房一排。由释晴辉等人募建,是僧众聚会和接待客人的地方。1998年8月间,开元寺监院僧不顾违反国家文物法令和殡仪改革,损害精神文明建设,拆去该寺西北部的大片旧建筑物,挖地10余米,另建一座“功德堂”,美其名曰“佛慈安养院”,利用宗教迷信手段,招来四方俗众神主和骨灰放置其中,每件收取巨额的“安养费”,非法牟取暴利。为挽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免受破坏和清除骨灰流毒在市区的蔓延,有关部门应予剔除之。

麒麟壁在西塔的东北侧,原是泉州府城隍庙的照墙,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675年),1974年移入。系用青绿色琉璃釉陶片镶嵌而成,作奋蹄回首姿态,足下有元宝、莲花、犀角、灵芝·……等异宝之物。此兽被人误称为麒麟,实者名叫“”,是传说中最贪心的丑类,由于贪得无厌,最后自殁于海中。两侧为陶制的象瓶、鹿鹤、蜂猴、灵芝、三友图雕,成为开元寺陶雕艺术的珍品。此系道教之物,移人该寺,实不相称。

东西两塔耸立于拜庭两侧的广场中,相距约200米,高插蓝天,巍峨壮观。它以其雄伟的身影,形制的奇胜,建筑的神工,精美的雕镂而闻名遐迩,名扬海宇。自宋迄今吸引着无数的中外学者、游人到此切磋研究、游览观瞻、揣摩叹尝、留连忘归。

这二座纯用花岗岩石雕砌的浮屠与大开元寺同是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象征之一。东塔称为镇国塔,唐咸通六年(865年),由文禅师化募于开元寺东侧,建成5层的木塔。北宋天禧间(1017-1021年)改建为13层。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和宝庆三年(1227年)两次罹于火灾,僧守淳改为砖塔,凡7层。到了嘉熙二年(1238年)始由僧本洪易砖为石,后经僧法权、天锡继造,直到淳祐十年(1250年)才竣工,历时10年。西塔名仁寿塔,五代梁贞明三年(916年)王审知梦一僧人劝其造塔,故由福州泛海运木来泉州建造此木塔,9个月竣工,凡七层,曰“无量寿塔”。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奏请赐名“仁寿塔”。也于绍兴二十五年和淳熙间(1174—1189年)两次灾毁,后由僧守淳改建砖塔。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1228-1237年)由僧自证易砖为石,先于东塔10年造成,自此两塔屹立于苍穹之下已历700余年了。

这两座石塔系为5层8角仿木构楼阁建筑形式。东塔通高48.27米,西塔高则为45.06米,“嵯峨连碧霭”,“峥嵘景象幽”。塔座面积为271.6平方米,底盘面积766.6平方米,使地基受力分布比较均一,承重良好稳固,是我国现存的一对最高石构古塔。塔平面对称两边相距18.5米,周长40米,须弥座周长约60米。

两塔塔基须弥座上,为塔的平面,各层分别以平座护栏、外迴廊、塔壁、塔内迥廊、8角塔心柱等组成。两塔内部结构,不把楼梯砌在塔壁或塔心柱上,而是模仿木塔楼层的形式,在靠塔心柱的一侧留出方孔,以安梯子上下。内回廊宽敞,走出外回廊可以走出塔外,凭栏眺望古城的海色山岚、秀丽山川。

塔竖耸8角,每层转角处立着8根高4米的圆形大石柱,柱头斗(栌斗)出华拱2跳,铺间补作2朵,层层出托,承托着塔檐的檐枋,缩小石梁跨度,但无普柏枋。塔檐呈弯弧状向外伸展,檐角高翘,很有闽南的建筑特色。塔高5层攒尖,每层檐角各系铜铎一枚,微风吹动,铎声叮响,悦耳动听。塔顶有刹,由刹座、复盆、火珠、仰莲钵孟、宝盖、相轮七层、圆光和鎏金的铜葫芦串连起来,自刹顶至上层翘角系大铁链八条,气势峥嵘,直插云天,晴光闪烁,紫气飘摇。

塔外壁开四门,正门南向,上有“镇国塔”和“仁寿塔”石刻匾额。又设四龛,与门壁互为间隔。自下而上每层的门与龛互相错位排列,可以平衡塔身的压力和减受风力。进入塔门,便可见厚约2米的塔壁,塔内回廊一周。塔为框架式的建筑,正中有周长15.5米的8角石砌塔心柱直贯于各层,是全塔的支撑。各层塔心柱上的8个转角处,均架有8根大石梁搭连于2米厚的塔壁倚柱,柱顶的栌斗出华拱层层托出,缩小石梁跨度,使塔心柱与塔壁的应力平衡连结相依,形成一体,大大加强荷重高耸塔身的牢固性能。塔壁系用加工雕琢的花岗岩,每层采用纵横交错的叠砌法,计算精确,筑工密。在符合力学原理建筑的坚实塔身,加上稳固的基础,使这每座重达10000多吨的高宏建筑,历经700多年风霜雨露,而巍然屹立于历史文化名城的大地上。难怪在明代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的8级大地震和万历十六年(1588年)、三十四年(1606年)特大台风,山崩地裂,海水倒灌,它都能经受着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而依然无恙,可见此高大石塔基础之牢固、结构之缜密,世所罕见。

东西两塔不但结构坚实精美,且塔身上下有着精湛的石雕艺术,这些石雕均包含有宗教意义的。东塔须弥座的束腰部分嵌有37方佛传图的辉绿岩浮雕石刻,系宣扬释迦牟尼的本生故事和本行故事,表现他生前的功德和出世以后度化的事迹。塔分5层,应佛教5乘之说。第1层人天乘,系列天龙八部、四大天王、金刚神将;第2层声闻乘,刻16罗汉;第3层缘觉乘,刻着中国佛教主要宗派创始人和在中国佛教史上卓有贡献的高僧;第4层菩萨乘,刻着佛经中诸大菩萨;第5层佛乘,主要是释迦牟尼和他的诸身佛相,以示东方婆娑世界都负有自身修行及普化众生的责任。

西塔的人物雕刻有金刚神将和罗汉、高僧、菩萨,但没有佛相。特别令人感到兴趣的是,在这些人物浮雕中,竟然出现了梁武帝萧衍、昭明太子萧统、有胡子的男性观音和《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的猴行者形象。这个猴行者,引起了中外不少专家、学者的瞩目,日本北海道大学教授中野美代子,还以此为题撰文,惊呼“孙悟空生在福建”。该塔雕像中还有目犍连、尤婆离、马郎妇、寒山、拾得、尉迟恭、秦叔宝等。西塔须弥座束腰部份,全是腾龙、舞狮、鹿鸟、花卉等浮雕40方,以示西方极乐世界,其乐融融,鲜花盛开,连飞禽走兽都来献舞歌唱。

东西双塔须弥座的转角处各雕有1尊30厘米高的侏儒,形态各异,作为承托着万吨重压巨座的力士。两塔塔身外壁的石雕像高2米、宽1米,有160尊,加上塔神、侏儒、佛传故事、花鸟、狮、龙共计384尊(方)。这些石雕造形优美、形象逼真、刻工精巧,既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又给人以美的享受。

泉州开元寺双塔是我国古代建筑之瑰宝,从石塔建筑规模、形制和艺术等各方面审度,真是鬼斧神工、精妙绝伦,不但在中国石塔中堪称佼者,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它是中世纪泉州海外交通鼎盛时期和社会经济空前繁荣的象征,也成为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标志。因此,它是泉州人民的骄傲,也是海外侨胞和台湾同胞所憧憬的乡影。

名闻遐迩的南国甲刹泉州开元寺,历代主持皈宗不一,有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及禅宗等。自唐至清,高僧辈出,其修持谨严,佛法宏奥,著述丰硕、修建寺塔、贡献巨大、影响深远的高僧多达80余名,元释大圭作《紫云开士传》时已賛叹“紫云之多贤也”。

唐代开元寺的开山祖匡护大师,持戒谨严,“夏讲《上生经》,辄致千人,其门徒甚广”,系崇奉弥勒佛,为本寺法相宗之始祖。五代释道昭“学《上生》《唯识》,悉臻其奥”,南唐保大八年(950年),李璟在征召的诏书中誉其“师学洞三乘,业精大论,闻名斯久,虚宁良深”,称为“唯识大师”。宋大中祥符间(1008-1016年),又有释景彬,系僧行昭的徒孙,以《瑜珈唯识论》擅长,均继承了法相宗。

圣僧文偁,“师性高洁”,唐咸通间(860—874年),造木塔于寺东。其弟子释弘则(848-916年)“传总律,师四分”,是个持戒谨严的律师,泉州刺史王审邽诗赞其“莫怪我来偏礼足,萧宫无个似吾师”。释宣壹,“落发受具,去求灵瞻,教授四分”,“检身以律,皎如冰霜”,闽王王审知奏置坛福唐,选师临坛,凡得戒者3000人。唐大中间(847-860年),东律袒膊院住持的袒膊和尚,是一个“世以律传”的圣僧。五代著名的律师有释叔端、释从允、释楼岑、释知琀。宋有“律身清苦”的释可遵。北宋末、南宋初的释敦照,“守律精严,以身范物,故四方咸宗师之,其徒万人”,他还按南山戒坛图经,修筑戒坛。近代南山律宗弘一法师曾居此寺,后卒葬于泉州清源山。

唐天复间(901-904年)释楚勤,为净土外白衣院住持,始传净土宗,他善于教讲经书,听众常达1000人。晚唐判军事朱弘宵,在寺之净土巷创立地藏院,以释行昭为住持,被称为开元寺“净土地藏院第一世”。其七世孙释义波于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为建造洛阳桥的董事之一,蔡襄的洛阳桥碑曾记其事。他为弥陀院住持,善于讲说,是一个身体力行的高僧,桥成坐化,也传净土宗,为后代所景仰。宋淳熙间(1174—1189年)开元寺之西建极乐院,系高僧了性及其徒守净所创,专祀西方大圣,故俗呼弥陀殿,弘扬净土。

自唐代开始,开元寺代有禅师,宗属南禅一派。比较著名的如常岌禅师,系旧法华院第一世禅师。还有袭礼禅师、释省僜、挺赞禅师、师寂禅师。五代时,刺史王延彬命文展禅师改崇北禅,他不敢接受,跑到菴西山罗汉洞,最后为避北禅之迫积薪自焚,嘱徒投骨于笋江。五代较为杰出的禅师,还有行通禅师、清豁禅师、法骞禅师和尊号为“阐教大师”的释棲岑及其弟释棲霞等。宋代更有大智禅师、本观禅师、有明禅师、嗣祖禅师、宗达禅师、惟慎禅师。特别要提到的是北宋释子琦,以开元寺为禅林,请他为第一世,“居数年成丛席,四方云会,室屋鼎新,礼乐法度大备焉”,朝廷赐紫衣,封号照觉大师,政和五年(1115年)示化,著有《五会语录》行世。到了元代,开元寺的各个支院,皈宗不一,不相统属,至元廿二年(1285年),朝廷命并为一寺,赐额“大开元万寿禅寺”,承认以禅宗为主,并派释妙恩为第一世住持。他首建禅堂,“师履行纯实,律身清苦,终始无斁,胁不沾席者四十二年”,“丛林法敝,以之具兴”,卒谥“广明通慧普济禅师”。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奉旨整理开元寺,明太祖派释正映为住持,重建禅堂,开堂弘法,继禅宗的传统。

历代开元寺僧,有的以佛学著作称胜,有的以诗词文章闻名。唐天祐中,文超法师主居清吟院,他善诗,故以“清吟”为院名,其弟子无晦的文章也与其同名。释叔端著有《义苑搜隐》、《宗镜》、《四缘》,凡数十卷。五代的释道昭书法有魏晋的风格,所著《唯识论》凡80卷。宋代的释禹昌,善赋诗,有“饥食无名草,寒烧落叶薪”的老隐杨原山中诗句。释法超,所著有《辨邪正论》2卷、《修进录》1卷行世。本宗律师,以诗名,史称“诗名独步天圣(1023-1032年)间”。还有释庆老,号圆正禅师,也以诗名。释定诸,学佛而兼通儒术,有集曰《去华》,其题画水障云:“无波浪处生波浪,愁杀孤飘过海人。”又咏鹦鹉云:“罩在金笼好羽仪,分明喉舌似君稀。不须一向随人语,须信人心有是非。”释戒环,别称温陵禅师,著有《楞严、法华、华严三经要解》,特别在宣和间(1119-1125年),所著《妙法莲华经解》20卷,对后世佛学颇有影响。元代释妙恩,赐谥“广明通慧普济禅师”,有《上生经解语录》行世。释大圭,号梦观,“为文似柳(宗元),为诗似陶(渊明)”,著有《梦观集》、《紫云开士传》。明代有释正映,明太祖命为开元寺住持,“首竖法堂,次建甘露戒坛,不数年百废俱修”,于是“大阐宗风”。宣德元年(1426年)擢为僧录司左讲经,著有语录若干卷,名曰《古镜三昧》。释元贤,善诗作,题开元寺诗有“佛国名传久,桑莲独擅声”、“廊长旋日永,塔耸切云齐”和“飞花常人座,甘露每流泉”之句,他在崇祯十六年(1643年)还编写了《温陵开元寺志》。明末,释诵帚请释智旭(蔼益大师)来开元寺宣讲《佛顶经》,其讲词记为《佛顶文句》一书,是天台宗的名著之一。

泉州自唐代以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海外交通港口之一,兴建于唐代的开元寺,历代都有外国僧人来居此寺。如唐代的释智亮,号袒膊和尚,是身毒(印度)人,住持东律院。乾宁四年(897年),有西域僧人朝悟大师,别称木头陀,持辟支佛舍利纳于大殿塑佛之中。同样泉州开元寺也有不少僧人出国弘法,如该寺的僧人木庵禅师,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东渡日本,住长崎福济寺,与即非如一并称日本禅界的“二甘露门”,后继隐元衣钵,为日本黄檗山的第2世。他还向日本当局为黄檗山请得山村田园的朱印,扩建万福寺,又兴建了江户紫云山的瑞圣寺,创立关东黄檗宗的基地,为黄檗宗继续在日本的弘扬光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开元寺僧独文,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应长崎福济寺之邀赴日,为黄檗山的第11世。大鹏也是开元寺僧人,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应长崎福济寺一贯全严的邀请东渡日本,先为黄檗山第15世,后又任该寺的第18世。他们先后为弘扬日本黄檗宗发挥很大的作用,为中日佛学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隐元法师圆寂(1673年)的300年后,1979年12月12日,由日本黄檗宗宗会长吉井鸠峰任团长,率领日本、九州、四国、中国(日本地名)、近畿、中部等地区的黄宗寺院僧人组成的代表团,先到福清县谒祖,又到开元寺参观交流,赠给大寺《万福寺》、《黄文化》和纪念画集2套。到1987年,日本黄宗代表团又二度到开元寺礼佛,可见交往之频繁。

清末民初以来,有不少泉州开元寺僧人到东南亚一些国家弘扬佛法。如早年出家,云游海内名山丛林参禅传经的转道法师,原籍南安县文斗店村。清末民初,法师卓锡南洋,先后住持新加坡古寺天福宫及普陀寺多年。他不仅是一位名僧,且精于医术,弘法之余,兼行医济世,深受当地缁素的钦敬。海内外闻名、曾任中国佛教会会长的圆瑛大师,1911年南渡弘法,讲经于马六甲,星马佛门弟子云集恭听,盛极一时。他为马来西亚极乐寺住持。1924至1925年,转道与圆瑛二法师均返开元寺,得到泉州紫云黄氏族人的大力支持,合力修缮犬雄宝殿、藏经阁和东西双塔,重振开元寺,为佛门僧众所赞誉。现在星马有不少寺院的住持或当家是他们二人的门徒。

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弘法的开元寺僧人,还有转逢、广治、常凯、广净、转安、广经、妙灯、晴辉、广安等法师。其中妙灯法师住持普济寺,常凯法师住持伽陀精舍,广洽法师住持龙山寺,但影响最深广的当推转逢老和尚。转逢系南安县四都人,俗姓王,以持戒谨严、深通佛典闻名,先后任南安县雪峰寺、泉州开元寺、厦门南普陀等闽南名刹住持。厦门沦入日军手后,转逢法师先是避难云南鸡足山弘法传戒,继赴印度、尼泊尔、缅甸、泰国等佛教国家访问。他只身越过喜马拉雅山访西藏密宗,后来才转到新加坡、马来西亚。自1946年至1952年圆寂,他都在龙山寺住持。

菲律宾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期间,未见兴建佛寺,到中国辛亥革命后才有一些福建僧人前往传播佛法。泉州开元寺僧到菲律宾弘法的也不乏其人。抗战前后,性愿法师应聘到菲为马尼拉信愿寺住持。他既精研佛法,又擅书法,在菲弘法20余年,诸多创建,1962年在菲圆寂,被誉为“菲国开教第一祖师”,瑞今法师继性愿为该寺住持。新中国成立后,到菲弘法的还有善戒师、妙戒师、广安师(后转新加坡)等人。

泉州开元寺古有十奇,现存有“桑树莲花”、“紫云盖顶”、“甘露戒坛”、“凡草不生”、“东西石塔”、“袒膊真身”等6奇。已废者有“应梦罗汉”、“支院高僧”、“古龙眼井”、“文殊墨迹”等4奇,元代释大圭写有“十奇颂”。开元寺是“此地古称佛国”——泉州的丛林代表,它以其悠久的历史、奇妙的传说、宏伟的建筑、优美的艺术、丰富的藏经、绚丽的景色、远播的声名,每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十方游客、善男信女、僧侣修尼到此旅游观瞻、虔诚膜拜,不断谱写着中外人民团结友好的新篇章。开元寺原都聘请佛研高深、修持谨严、德高望重的高僧为住持,今却不然。新建的“佛慈安养院”,广收世俗骨灰以获利,使这法修之地成为骨灰场,极盼有关部门珍惜这座千年古刹,坚决制止破坏开元寺格局的行径。